一.冷库建设与运营管理十分重要 冷库是冷链的重要节点,近10年以来,我国冷库建设得到了非常快的发展,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限额以上各类冷库有2万多座,7111万立方米,大约1700多万吨,实际上,冷库的数量、容积、承载重量均超过现有统计数,近几年来,我国冷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。 冷库的建设与运营由四个环节构成:建库、造市、用库、管库,这是一个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关系。所谓建库包括设计、选址等内容,造市包括宣传、广告、招商等活动,用库包括采用什么模式来运营,包括主体、对象、客体、模式等,管库主要指冷库的内部管理,如水电油汽、人财物等管理。
二.冷库亟需结构调整、发展方式转变 因此,我们对现状的判断是冷库建设的发展数量速度较快、规模较大,这是相对于我国冷库相对需求而言的,1700多万吨的规模,年均增长7.94%,比政府掌握的冷库数据增加了800万吨,这也是近年来“冷库热”的具体反映,这里还不包括地方、企业限额以下的冷库没有包括进来。
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,归纳起来最突出的问题是三个方面:
一是结构不合理,主要表现:
(1)商品结构不合理,偏重于肉类、蔬果类、水产品,而其他产品所占的比例较小,且不合理;
(2)空间结构的不合理,主要集中在上海、北京、江苏、山东、辽宁、海南等地,而其他地方相对不足;
(3)类型不合理,如单层传统冷库、多层传统冷库较多,立体式高架库、节能智能库相对较少。
二是“两重”、“两轻”,主要表现为重建设、重造市、轻运营、轻管理,使得冷库的经济、社会、生态效益不明显。 我所讲的“两轻”问题,“两轻”是指轻经营、轻管理。许多冷库轻视冷库的运营,不重视研究冷库的主体、对象、客体、模式的研究,许多冷库成为“死库”,运营不起来,或者运转不畅。许多冷库轻视冷库的管理,管理水平较低,管理所耗费的时间、精力不够,从而导致冷库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都比较差。
三是“重数量”“轻质量效益”。近10年,在国家、集体、个体、私营、外资的共同作用下,我国冷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,建设数量较多、规模较大,10万吨、20万吨的冷库数量开始增加,但是许多长期以来使用的旧图纸等。 因此,未来冷库的发展趋势是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,由点投资向链投资转变,这是需要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转变的。
三.农产品冷链物流空间较大
1.我国是一个农产品的生产大国,2011年产量是17.6亿吨,其中生鲜产品达10.19亿吨,许多农产品在世界上居第一位,我国农产品连续“八连贯”,今年又是“九连增”,为农产品冷链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2.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,每年进出农产品数量较大,2011年,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556.2亿美元,同比增长27.6%。如蔬菜、水果、鱼类、大豆、油类等,如每年我国进口大豆超过了5000万吨,每年我国还进出口大量的农产品加工品。
3.我国是一个消费大国,我 国有13.47亿人,仅北京就有2018.6万常住人口,有21000万全国来客、有520.4万境外游客、5万外国商务人员,合计为23544万人(次)的消费, 没有一个人的消费与冷链无关,2011年,我国城市人均易腐食品消费支出达4818元,同比增长为16%。
4.我国农产品加工量增长较快。自1995年以来,中国速冻食品的产量以20%的速度递增,近年来甚至以35%的高速度递增,远高于全球9%的平均增长速度。2010年实现食品工业总产值6.1万亿元,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8.8%,预计到2015年,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2.3万亿元,增长100%,年均增长15%。
5.我国农产品物流量较大,2011年我国农产品物流量达到23360.98亿元,但是,占我国物流总额较小仅有1.47%。
6.我国巨大的冷链需求将拉动市场投资,预计市场将拉动约2000亿元资金投入国内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,国内冷链装备制造业市场规模约在1500亿元,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3500亿元。